AI 職類有很多種,電腦視覺、AI 測試、訓練工程師、模型或演算法開發。而,絕大多數的我們,僅是 AI 成果的使用者,不需要高深的技能,只要問出問題。
良好的問題陳述,一半的問題已解決。
身為普通用戶的我,使用 AI 有 3 種:
- 當作員工或顧問
- 套用在自動化流程的環節中
- 用 AI 串接自己的應用程式(app),或網頁中
不論哪一種使用方式,都需要給予 AI 指示,也就是 良好的問題陳述,亦或是 提示詞工程。
提示詞工程聽起來很困難,我喜歡用 AI 咒術師來稱呼。
咒術師的基本咒語結構
一段相當完整的提問會長得像:
人物誌 + 背景場景 + 任務 + 舉例模板 + 輸出格式 + 語調風格
而,粗糙的問題陳述,就只能得到廣泛的回答。
粗糙的提出問題,只會獲得廣泛、通用型的回答
這種結果也是有用處的,可以當作創意發想,或是使用連續對話,一次次的告知 AI 要做什麼,慢慢調整,也能獲得良好的結果。不過,開頭很重要,否則,將要調整很久。
使用完整的提問,不代表會有很好的結果,只是能在更高的位置出發,更快達到目的
現在就來看看,6個組成問題陳述的使用方式。
1. 人物誌 : 你想 AI 成為誰,哪一種你想要立即獲得他回覆的人。
可以是名人,例如:傑夫·貝佐斯、唐納·川普、華倫·巴菲特、查理.盟格等人,必須要是搜尋可以輕易找到的名人。也可以,指派一個職位同時加上簡易介紹,例如:15年經驗的千萬人次的瀏覽量的網路作家、專業運動員的物理治療師、20年資歷的資深工程師、500人大型公司營運長之類的。
如此一來,就可以限縮 AI 回答的範圍在該領域,同時加深 AI 回答的內容專業度。
2. 背景場景 : 想限制無限可能性時,這會是相當好的一個陳述。
可用所處時空環境、預期生成結果的內容還蓋哪些、以及要消化這些內容的人的背景。
例如:我在網路部落格分享(背景)大眾使用 AI 的技巧(結果內容),要在接下來的連續三個月,每隔兩天發佈一篇文章(時空環境)
3. 任務 : 這是大家最會的,但注意,使用動詞開頭,且不需要使用 “請” 字
他是語言模型,不是人,不用對他這麼客氣。重點是,沒有太大含意的字眼,會徒增 AI 分析的困擾。所以直接使用:規劃第一個月要撰寫的標題與第一段開場白。
4. 舉例模板 : 這並不是必要的,不過可以提高輸出與構想的關聯性
舉例可以是給他一點內容,依樣畫葫蘆去生成。或是,提供版型樣態,告知 AI 要參考模仿哪個部分。例如:要寫職缺描述,可以提供 AI 你覺得寫得很好的職缺描述,並且要告知他 AI 哪裡好。
以前面要生成 “撰寫大眾使用 AI 的技巧” 來說
- 可以貼上我已經寫過得標題與文章:以下3個範例是我已經撰寫的文章標題與第一段開場白
放上範例
- 或是,貼上他人的文章,告訴他採用哪個部分:以下2個範例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,我喜歡這些標題的格式,以及開場白的語氣
貼上網址,或複製內容貼上
(要注意,有些網站 AI 無法進行檢視,如果 AI 回覆無法查看網頁,就必須要手動貼上)
如此一來,就可以生成與你心目中結果的格式、語調、模式類似的結果。但缺點是,有可能限縮太多,造成結果不夠有創意,或是生成的多個內容都高度相似。
5. 輸出格式 : 你想要結果長的什麼樣子
通常 AI 都是用 Markdown,或是網路常見的 Blog 樣式,如果是程式碼,會有程式碼區塊出現(這也是 Markdown 的一個功能)。如果不知道 Markdown 是什麼,不要緊,反正結果能複製貼上即可。
重要的是,如果你要生成的不是一般文章結構,要指派 AI 輸出格式。
例如…
- 生成結果以 E-mail 格式輸出
- 以表格輸出,標題欄位有兩欄:A、B
- 將修正的部分以粗體標柱(這可用在請 AI 修改已有內容時)
我想你有注意到,不僅是輸出的格式,也可以是內容的結構格式。
6. 語調風格 : 妥善運用,可以生成更有個人特色的結果
例如:以輕鬆幽默的口氣、以專業的分析口吻、展現熱情的語氣、呈現積極正面的態度等等。
但!通常 AI 對這個的理解不太完整,或是,我們跟 AI 理解的語調不同。比較好的方式有兩個:
- 先丟已有文章,請 AI 分析語調風格,例如:分析以下提供文章的風格及語調,生成 3 個詳細且完整的 prompt,讓我可以在 Gemini Advance 使用。
- 告訴 AI 你想要的 "情緒”,請他生成形容詞再套用,例如:我想撰寫一篇高度專業,但一般大眾可以輕易閱讀,閱讀時不會感到艱澀,文章有節奏感,文字有溫度。給我 5 個語調的關鍵詞彙,讓我可以在 Gemini Advance 使用。
給個 "感受” 的描述,讓 AI 幫你生成語氣形容詞
語調的部分,結果還不盡人意,雖然,最後還可以再調整,但先這樣,直接將 6 個組件送給 AI 試試看。記住,AI 只是輔助,將工作流程中又雜又無趣的部分加速,AI 不是萬能的。
又多又複雜,還不如自己做?
沒錯,第一次總是要經過幾回測試。
但後續的任務,你只要調整關鍵字,可以一直複製一樣的模板套用。同時,建立一個小小的 “咒術” 資料區,可以不斷拿出來使用,還可以一直優化。
經過短短幾個月的使用,會發現,AI 進化很快(使用半年的感受),同時,你也進步很多。AI 生成結果越來越優質,不論是 AI 的進步,越來越聽的懂 “人話”,或是你的提升,越加精確的陳述,AI 會是你的很好僱員,以及優質顧問。
技能都是需要時間累積的。
一個完整的問題陳述,也不一定能確保獲得想要的結果,看看我新分頁開啟上述例子的最終結果。
恩!差強人意,還要調整。